以产品的理由进行SEO优化
来源:
2021-03-24
以产品的理由进行SEO优化,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
最近和朋友聊天,我们觉得SEO行业有致命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没有固定的规范和标准。与Python、PHP等编程语言不同,有非常完整的官方手册,如果实在不行的话,马上做个小程序跑过去,就会得到正确的答案。(威廉莎士比亚,温斯顿,PHP,PHP,PHP,PHP) SEO,没有毛标准,两个人为了关键词密度脸红,一个说3%到7%好,一个说4%到9%好,两个人差点打架
在规模较大的公司,这种SEO很危险。因为大企业需要争取任何资源,说服领导,产品和研发的合作,BI,搜索等费用。好不容易各种过程都结束了,大家都翘首以待流量的增加,毕竟运气好会有效果。大部分都没有毛,甚至有可能倒退。例如,给厨房送来一只鸡的时候,大家都在等着做鸡汤或大盘,结果出来一盘鸡屁股,或者直接炒一盘蔬菜。问厨师是怎么回事,厨师也挠了挠头,不知道哪里不对劲。
这样无法控制的SEO是危险的,在大企业将逐渐失去地位。(这也是为什么说SEO的ROI很高,但大部分老板喜欢SEM的原因。很多SEO无法控制,不能保证投入一定会生产。)因此,必须确保能够控制SEO。投资一分钱,应该能看到一分钱的效果,不能听天由命,看天吃饭。
那么如何控制SEO呢?不是那么坑爹吗?
首先要指导科学思维。什么是科学思维方式,有三个方面。1、所有结论都是有根据的,有数据支持,或者来自搜索引擎基本理论或官方文件(其中基本理论不是关键词密度等)。2.所有方案都要明确考虑预期效果和风险。(不必完全准确,但至少效果的预测方向要一致。)3 .监测最终效果,并与以前的结论和方案进行实际对比。(失败并不重要。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很重要。)
其次,SEO项目可以参考威哲3 1的产品思考方法。伟哲的31产品思考法是我以前看到的完全逻辑的产品思考方式,后来发现SEO也同样适用。(产品经理从用户角度改善网站,SEO从搜索引擎角度改善网站,两者有很多共同点。)。以下是31事故法的SEO。
第一个问题:需求来自哪里,目标客户是谁
需求来自哪里,目标客户是谁,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。SEO通常是这样的。没有数据和理论支持。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感性考虑调整网站。例如,如果这个URL不方便,就再做一套。这些要求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,或者目标不明确,只是为了做。这种需求要直接砍掉。看起来很有逻辑,但最低理论也有问题的需求。例如,认为自己排名不高的原因是关键词密度太低,需求增加关键词密度。但是问题是,排名低确实是因为关键词密度低吗?如果提高关键词密度,排名真的会提高吗?从Nlp的角度来看,不仅要考虑关键词词频TF,还要考虑反向文档频率IDF。没那么简单。其次,从搜索引擎游戏的角度来看,关键词密度是容易操作、由SEO调节排名的因素,似乎已经被搜索引擎渗透到冷宫。
其次,SEO要求必须针对搜索引擎或用户,即搜索引擎或用户的特定问题进行优化。例如,生成和提交sitemap、提高搜索引擎爬虫的捕获效率,或者将主要内容放在第一个屏幕上,提高用户体验。如果某些要求对搜索引擎不好,对用户也不好,只从SEO的角度考虑,那一般是没有效果的。例如前面提到的关键词密度。
第二个问题:否则会有什么后果?这个需求紧迫吗?
最后一个问题是考察是否需要需求。这个问题是考察需求的重要和迫切的水平。这个需求是紧急处理,还是在队列中慢慢进行,都要通过这个问题来决定。
第三个问题:他们的痛苦是什么?场景是什么(优化前/优化后)?
这个问题是调查需求是否能解决以前的问题。原来的问题是什么,该需求实施后能否解决问题。
1:解决后在网站数据上会有什么成果
这个问题是调查需求的效果。不管最终结果是否成功,都要考察结果。符合期望就好。如果有比预想更大的差异或没有任何效果,就需要自我分析,找出其中的核心。也就是说,今后的教训是“死也要知道”。
以前对性能优化有需求。效果不明显,严格与SEO没有直接关系,但仍然可以认为是产品原因。一般情况如下:
背景
有同事刚刚听说了某个搜索大会,一位砖家在会上提到了网站速度对SEO的影响,回来后跳到了某个工具上,果然比竞争对手网站的速度慢,所以给了他分析。我主要使用PageSpeed、Yslow和WebPagetest测试谷歌网站站长指南推荐的几个主要页面,并编制了12个优化项目的列表。但是,这些items涉及网站体系结构,缺乏我自己的专业性,所以这只是研发同事的优化建议。
第一个问题:需求来自哪里,目标客户是谁需求表面上是同事给我分析的,但终究是网站本身的问题。
速度优化的受益者通常是搜索引擎和用户。因为随着网站速度的提高,搜索引擎爬虫的捕捉效率得到提高,用户方面不必说,一定能提高用户体验。但是,与前端和开发同事讨论后,考虑到实现的困难,第一步是先进行静态文件缓存,优化CSS和JS的集成,与搜索引擎爬虫无关。(搜索引擎爬虫向搜索引擎发送请求,并保存返回的结果。在网页代码中返回、加载和保存静态文件,包括JS和CSS。这可以参考谷歌管理员工具的谷歌捕捉方式来尝试。)。
第二个问题:否则会有什么后果?这个需求紧迫吗?
如果不优化速度,可能会影响打开网页的速度。这个要求比较重要,但不是紧急的。此要求是优化类,而不是错误更正类。(根据目的,将SEO要求简单地分为两类:错误修正类和优化类。错误更正类是站点本身基于SEO的优化。例如,多个列不单独设置title,优化类是与此速度优化相同的加分项。)。
第三个问题:他们的痛苦是什么?场景是什么(优化前/优化后)?
因为是优化类需求,所以不疼。在优化之前,每当用户打开网页时,必须重新下载静态文件,JS和CSS必须逐个下载。JS是单线下载。优化后,现有用户打开网页时,部分静态文件将直接从缓存中获取,而无需重新下载,如果合并的JS和CSS文件数减少,则HTTP请求数将大幅减少,用户打开网页时的速度将加快100毫秒。
此外,前端对列表页面很懒,不需要等到32个图片全部加载,而是先显示第一个屏幕,然后向下滚动鼠标,才能加载和显示下一个图片。
1:解决后在网站数据上会有什么成果
以下是页面优化后的数据。
某兰主要进行了图片懒惰加载和背景图片合并、CSS合并等。
增加3个JS文件(业务要求),30KB卷;减少减少3个CSS文件,减少50%;CSS背景图为11个,减幅为61.1%。第一张屏幕照片减少了27张,56.25%,第一张屏幕照片体积减少了200KB左右。
整个请求减少了38个,范围减少了41.3%。体积为277KB,减少了30.1%。
以产品的理由做SEO
注:此结果由前端同事提供,是优化的直接数据,可能会有后续数据,如GA网页打开速度、用户停留时间、跳转率等。这些后续数据尚未记录。很久以前就想写这句话,但是太理论了,写起来好像很忽悠,拖着没写。请到最近为止,把拍额头所需的东西写得完全无法承受。请随便敲砖。(另一方面)。
文章中的那个要求是我第一次来公司的时候提出的。我记得当时在等早班车的时候,要读那些性能优化的动物书。现在不像老油条一样不思进取,真的不喜欢。(另一方面)。
逃跑。漫画大使:“简单地说,这样可以提高网站排名。”